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提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戰略,而這些戰略的核心要求是一體聯動、協同發展。
作為立足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浦發銀行以集團化、綜合化服務積極響應并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和實施,繪制出一張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嶄新畫卷。
為了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浦發銀行優化和調整業務結構,在重點區域加大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產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動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業務的發展,加大綠色金融、能源金融等領域的投入,發揮國際化優勢,積極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推進
實際上,浦發銀行一直將長三角地區視為自身業務發展的戰略高地,已在該地區形成了完善的網絡布局、業務特色和服務優勢,持續打響“長三角自己的銀行、從長三角走向世界的銀行”品牌。
目前,浦發銀行已在長三角共設立了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合肥和上海自貿試驗區7家分行。截至2023年6月末,該行在長三角區域的資產規模達到2.55萬億元,機構總數為516家,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其網點覆蓋度和服務能力在股份制銀行中處于領先地位。
此外,浦發銀行在同業中率先成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管理總部,并創新推出了“長三貸”“長三債”“長三購”“長三鏈”等一系列特色金融服務。
比如該行旗下的浦銀金租,依托集團平臺優勢和地理區位優勢,高效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金融需求,積極服務長三角區域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重點支持航運、港口等重要板塊,助力長三角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城市更新。
截至今年上半年,浦銀金租在長三角區域存量資產余額達134.68億元。該公司在風電、光電領域累計向江蘇南京、徐州、淮安、鎮江、南通、安徽宿州等長三角地區投放新能源發電項目7個,年總發電量超過3億度,總金額超過10億元。同時,與地區新能源龍頭企業遠景能源、晶科科技等均建立了長期合作互動為國家“雙碳”戰略貢獻金融力量。
去年5月,浦銀金租訂造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PACIFIC INEOS GRENADIER”(“格蘭迪”號輪),在江南造船廠正式交付,由山東海洋集團旗下的太平洋氣體船公司以經營性租賃方式承租。去年8月,“格蘭迪”號輪在眾多期盼的目光中,駛入江蘇泰興港,靠岸卸貨,圓滿完成首航任務。這是浦發銀行集團協同,利用中國自貿區SPV開展船舶跨境租賃業務的重要實踐,助力航運強國戰略實施、推進金融業和航運業合作共贏的積極成果。今年5月,浦銀金租為Sunrise Marine公司建造的93,000立方米大型液化氣體運輸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廠成功交付,航運業務合作領域持續拓寬。
此外,浦銀金租全力支持上海臨港新片區建設,助力上海打造國際航運中心,推動公司深度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臨港新片區建設,支持船舶等高端制造業“走出去”。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
同時,該行還發揮龍頭輻射作用,將在長三角區域的成功模式復制升級,進一步服務好京津冀、大灣區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作為國家首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是“東數西算”工程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京津冀樞紐的重要算力節點。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結合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等優勢資源,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撐京津冀區域數字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所謂“東數西算”工程,是指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在對環京區域內綠色新基建項目展開主動對接時,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獲悉位于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內的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一期建設存在融資需求,于是立即與總行進行融資方案設計溝通。前往異地現場辦理業務,爭分奪秒促成項目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手續。最終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為企業貸款7.52億元,用于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一期第二階段的工程建設等,同時積極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據悉,合盈數據(懷來)科技產業園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坐落于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樞紐節點,緊鄰張家口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該產業園項目共分兩期,其中一期占地464.58畝,二期占地約500畝,各可容納5萬個6KW標準機柜,用于承接京津冀的熱數據處理需求,項目的終端用戶均為頭部互聯網企業。該產業園將依托京津冀超大城市群,為新型綠色算力集群創新發展創造實踐機遇。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自1998年扎根南粵以來,浦發銀行實現了從浦江之畔到珠江橋頭、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從引領區到大灣區的跨越式發展。
為助力企業海外投融資活動、做好配套金融服務,浦發銀行推動搭建以離岸、自貿、境外分行及境外子公司為主體的“四位一體”浦發國際業務大平臺,對接和服務走出去企業跨境金融需求。圍繞大灣區產業發展政策,精準匹配外貿行業需求,為企業國際化經營提供涵蓋跨境結算、跨境擔保、投融資、資產管理、現金管理等領域的本外幣跨境金融服務,通過跨境資產轉讓、跨境直貸等為企業引入境外低成本融資資金,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創新產品服務,為企業境外貿易平臺及投融資平臺提供海外金融服務。
為進一步對接全球資本市場,暢通跨境融資渠道,2022年7月11日,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聯動倫敦分行助力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以下簡稱GDR),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是繼2019年“滬倫通”正式通航以來國內發行的第五筆、廣東省發行的首筆中資企業GDR,也是全國清潔能源高端裝備領域的首款全球信托產品。
2023年1月,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助力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發行首期規模20億元的上海自貿區離岸人民幣債券。該業務為全市場首單雙境外主體自貿債、首單香港上市主體自貿債、首單廣州市自貿債,采取的增信措施全市場首創,創新示范效應明顯。
此外,浦發銀行還通過創立行業金融機制、服務全產業鏈成長、搭建行業生態圈支持“廣東強芯”工程,助力打造半導體產業新增長極。
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衛說:“粵芯從‘小步快跑’到‘快速迭代’,一躍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且唯一量產12英寸晶圓的制造企業?;浶镜淖聣殉砷L之路,離不開金融機構的一路相伴?!?nbsp;他還特別提到:“但當時粵芯仍在建設過程中,并不符合傳統銀行風控標準?!?nbsp;
然而,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卻開始自上而下深入學習半導體行業知識。經過多輪上會討論,結合粵芯的特點與資金用途,浦發銀行創新融資方式解決粵芯在研發階段的流動資金需求。2020年,基于浦發銀行在半導體賽道的豐富服務經驗和在半導體專業投資基金領域的資源,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在粵芯開展二期股權融資階段,及時推薦了具有央企背景、專注于集成電路豐富投資經驗的基金,并最終在2021年4月實現交割。2021年,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向粵芯提供項目貸款,從一期信用貸款到二期以及技改項目貸款,一路陪伴支持“灣區之芯”破繭騰飛。
打造“一帶一路”金融范本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浦發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托 “四位一體”的國際業務平臺,構建起境內外、投商行一體化的跨境金融服務格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拓展跨境業務提供助力。
在跨境貿易方面,浦發銀行針對企業在跨境結算、資金融通、貨幣兌換、匯率避險等方面的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增長,為此針對性地提供各類本外幣跨境貿易結算服務,特色貿易融資服務,遠期、期權、掉期等匯率避險服務,跨境電商等新興跨境支付服務等。
在資金跨境管理方面,隨著企業海外布局的深入,其跨境資金安排日益繁復,對歸集境內外成員企業資金、有效提升資金集中度、統籌全球資金跨境管理的需求更為迫切。為此,浦發銀行通過提供本外幣資金池等服務,為企業在境內外建立雙向通道,實現資金的全球一體化管理,同時匹配靈活的現金管理產品,幫助企業實現盈余資金的保值增值。
在境外投融資方面,隨著“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深入,企業從“貨物走出去”逐漸發展為“經營實體走出去”,其間通常伴隨著境外直接投資、跨境并購、國際工程承包等金融需求。為此,浦發銀行積極為企業提供跨境項目融資、并購融資、銀團貸款、各類涉外保函等產品和服務,同時充分利用境內外、離在岸、本外幣市場,幫助企業在全球最優化獲取較低成本資金。
在跨境人民幣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人民幣接納度和使用率顯著提高。為此,浦發銀行一方面通過建立有效政策與制度機制對跨境人民幣業務予以明確規范,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服務體系,全面布局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投融資、證券投資、跨境托管、個人金融等領域,以更穩健、更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持續突破。
實際上,浦發銀行一直以國際視野布局全球市場,提升全球影響力。
截至2023年9月末,浦發銀行總資產規模已達8.81萬億元,在境內外設立了42家一級分行、1700余家營業機構。全行擁有6萬余名員工,已構建起覆蓋信托、基金、理財、金融租賃、境外投行、村鎮銀行、貨幣經紀等多個業態的綜合化、國際化經營服務格局。連續3年位列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第18位,并獲得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投資級以上評級。
文|汪青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